您的位置:首页>>美乐之窗 >>2022年第220期 >>第3版 03美乐视点 >>回应的能力
美乐之窗 2022年第220期 第3版 03美乐视点
回应的能力
    俗语说,给你吃一个萝卜,你要还我一个缨儿。这话讲的是,在关系中需要有回应。便是我马上要讲的reciprocity,即一种表达与回应的能力。

昨天JessicaHank做了一个视频英文访谈,我把它发在一个青少年微信群里,但没有听到任何反应。后来我在群里提醒了一下,有了两个回应。这是我建立的一个辅导群,成立一年多来,我每日供应一些成长的资源,想引发一些讨论的话题。但这个群像一个沉默的漩涡。偶尔有人做一个回应,很快就淹没在漩涡里了,无声无息。有时候,新加入的成员会在群里跟大家打个招呼,也得不到什么回应,此后就不再发声了。于是,这个沉默的漩涡,就把这个群体旋进了沉默。

说到这里,我竟然觉得有一些象征的意味。我想起鲁迅。他曾经呐喊,却没有得到什么回应。他说:但凡一个人提了主张,不管是赞同或是不赞同,总须有点回应,却没有。于是这提出主张的人终于感到寂寞了,久而久之,那寂寞如蛇一样缠住了他。这是鲁迅在《呐喊·自序》里说的。说起来,这个辅导群里的青少年都是聪明的孩子,私下谈起话来,大多有自己的观点,甚至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分。但他们普遍欠缺一种回应能力,连回应的意愿都没有。他们身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,就是被动和沉默。面谈中我也了解到,他们都是有追求的人——追求成绩,追求成功,追求优秀,甚至苛求完美,想超绝于他人之上。按说,他们本应该是动力最强劲的人,为什么在群体里会成了沉默者,成了被动者,成了对他人、对世界不作回应,更不会积极去表达的人呢?我想到以下一些可能的原因:

可能的原因之--,他们本来有表达的意愿和能力,但在成长过程中被限制了。比如,他们的父母太积极,太会表达,凡事都冲到孩子前面,当孩子在语言上还没有发展充分的时候,他们代替孩子表达。在孩子尝试做事但动手能力还不足的时候,他们代替孩子做事。在生活的许多方面,父母成了孩子的代言人、代理人。在我的面谈室里,当我让一个沉默的、被动的、不大说话的孩子讲点什么的时候,坐在一旁的父母会忍不住替孩子说话。这种情形可能一直都在发生,但父母意识不到,也不知道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。

可能的原因之二,孩子不用表达,就可以得到满足,后来就不表达了。有的父母真是明察秋毫、无微不至,能够准确无误地猜到孩子没有说出来的话,没有表达出来的需要,甚至通过能够察言观色,能够探测到孩子微妙的情绪。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,还没说出来,父母都已经心理神会,完全予以满足。有这样体贴入微、有求必应乃至不求皆应的父母,孩子就不用表达,也渐渐不会表达了。孩子携带这样的经验和模式走进社会,就会期待别人都会像父母那样回应他。别人不能做到,他就觉得奇怪,就很生气,就是不肯表达。别人表达了,他们也不肯回应。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,跟世界的情形并不相符,他们就会在不明白中受许多的挫伤,也会伤害别人。因此,我们做父母,需要让我们的孩子表达,我们再对他做出回应。即使我们能够猜出他的意思和意愿,也要让孩子自己表达,我们再做回应。我说养育是一种预备,也包括预备我们的孩子发展一种表达与回应的能力。将来到了社会,既能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,需求,思想,经验,也能理解和回应别人的感受,需求,思想,经验。

可能的原因之三,与人互动的经验太少。许多孩子是这样长大的:他们把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在功课学习上,跟人的互动很少。结果是这样的:他们可能成绩好,进名校,却丧失了与人互动的能力,不能发展丰富的,有效的、多样化的、生动的人际关系。他们有关系的渴望,却不能在关系上得到满足,这让他们很难接受,也很着急,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严重的情绪化和严重的退缩。

可能的原因之四,好胜心的阻碍。许多孩子在过于强调竞争的环境中长大,他们有很强的好胜心、比较心,有一种暗中跟人较劲的“精明”。他们悄悄从别人身上吸取好的资源,但不说出来,也不会表达感谢。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好的资源,会悄悄藏起来,独自拥有,密不示人。因此,他们既不表达,也不回应。

可能的原因之五,被完美的期待限制了。他们之所以不表达,不回应,可能是担心自己讲出来的观点太片面,太肤浅,遭受别人的嘲笑或批评。他们迟迟不表达和不回应,是在等待-个可以完美表达的时刻:只要一说话,就会口吐莲花,语惊四座。为此,他们反而失掉了许多可以在生活中练习表达和回应的机会。这背后也是有根源的,例如,在一个家庭里,如果父母对孩子有太多的担心,有完美的期待,可能会导致孩子不敢表达和回应。在学校教育里,孩子接受的是灌输式教育,孩子的表达与回应能力也发展不出来。加上我们的文化中有爱面子,对人评头论足的因素,也会导致孩子在表达上对自己有担心和完美期待。许多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,往往是班上最沉默的群体。记得许多年前,我们一家人曾经在洛杉矶生活过一段时间,孩子在那里读小学。最开始的时候,我们参加学校举办的老师与家长和学生的见面会。这个活动的最后部分,让孩子自由上台发言。有的孩子讲得好,有的孩子讲得不好。我们的两个孩子坐在台下看,儿子凑近我说:“爸爸,要是在我们学校(指在国内读书的学校),像这样在台上说话,讲得不好,别人会笑他。” 但在这个鼓励孩子表达的环境里,儿子很快就发展出reciprocity (表达与回应)的能力。

可能的原因之六,只会接受,不能付出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需要发展出一种欣赏别人的能力,这是一种成熟,甚至是一种品质。幼小的表现是,只想得到别人的赞赏,但不会赞赏别人。但一个真正成熟的人,会在别人做得好时,真诚赞赏别人。一个不能表达对别人的赞赏的人,可能还在做一个小孩子,追求让父母骄傲,得老师夸赞,被同学羡慕,要一直活在被人关注的光环里,独领风骚,一枝独秀。他们看不到别人,也看不到别人身上值得欣赏的东西,或者,他们看到了,也不肯赞赏别人。其实,既能够接受别人的赞赏,也能够表达对别人的赞赏,这是一种高级的reciprocity

可能有的原因之七,家庭文化的局限。那些没能发展出reciprocity能力的人,非常可能来自一个封闭的,互动很少的家庭。在这样的家庭文化环境里,父母之间的reciprocity也不足,亦即,彼此不大表达和回应。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也是表达少,回应少。父母对社会也缺乏适当的关注,社会发生了什么,他们不表达,也不回应,属于漠然、沉默的人群。当灾难发生在他人身上,他们不会表达关心。当灾难临到自己,他们也得不到回应。作为一个沉默者而活着的人,他们的存在被大幅度地削弱和隐藏了。这就是为什么我常常说:一个生机勃勃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惊惊乍乍的妈妈。这里说的惊惊乍乍,并不是说妈妈幼稚,而是说她很responsive,reciprocal,亦即,当孩子做了什么,她总能够回应他。这样,她跟孩子之间就发展出一种reciprocity的关系,她的孩子也会从这样的妈妈(爸爸)身上学习表达与回应,不知不觉发展出reciprocity的能力。

 (注:本文作者为南京直面心理研究所王学富博士,原文标题为reciprocity的能力。)

Copyright 2010 © 四川美乐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巴可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