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>>美乐之窗 >>2020年第200期 >>第9版 专题策划09 >>透过文字去“寻宝”
美乐之窗 2020年第200期 第9版 专题策划09
透过文字去“寻宝”
       岁月无声,时光如流水般划过,很多事物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,短短十多年,网络新媒体的崛起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观念和生活方式。在这个信息快餐化时代,传统媒体似乎集体进入了“没落”时代,寂寂于喧嚣红尘外。

作为传统纸质内刊,《美乐之窗》也不例外,经受着网络“快文化”的冲击,但无论外面的声音多么嘈杂,作为一份内刊,它始终保持着不急不缓的步伐,忠实记录着企业发展的点点滴滴,定格下无数美乐人在这个舞台上拼搏与奋斗的足迹。

2003年创刊,至2020年,172065天,200期,沉甸甸一大摞泛着年代色彩的报纸,勾勒出美乐17年的风雨历程,泛旧的字里行间,闪现出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,那些被时光带走的美乐往事,定格在瞬间,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。

我是200811月份,《美乐之窗》第58期时接触到它的,在我之前,还有很多领导和同事的付出。首先是董事长对这份内刊的重视和大力支持,每期样报出来,董事长都是第一个“读者”,印刷前由我们自己打印黑白样稿,字迹并不是很清晰,但董事长每期都会逐字逐句地看完,尤其头版的新闻稿件,他字斟句酌,将不妥当或不严谨的地方细致标注出来。作为主编,许总和沈部长不仅参与一些新闻稿件和特稿的拟写,同时,也对所有稿件进行修改、把关,包括后期的仔细校对,有时一个词语拿捏不准,总会反复地琢磨,查证,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不放过。我刚做编辑时,因为害怕出错,每次印刷前都是如履薄冰,很不自信地反复检查,一遍遍看得眼花。因为错字虽小,但如果一些关键的字词或是比较重要的新闻错了,那就不是小事了,因为事关公司的形象。

1.印象深刻的“垚垚”

记得在176期《美乐之窗》的0102版,三篇新闻里都有王垚垚的名字,当时用的不是现在的飞翔排版软件,是版本较低的飞腾排版软件,“垚垚”两个字报宋简体没有,需要单独设置成其它字体才行,因为我的疏忽,压根没想到这一点,最后印刷出来就成了“王口口”。当2600份报纸一送到,发现这个问题时,我傻眼了。如果重印,印刷费用就需要两千多,最笨拙最简单的补救办法就是手写上去。就这样,沈部长、杨部长、我和莉娟,还有婷婷、蒲明能等几个人,开始补“天窗”。2600份报纸,我们相当于写了7800个“垚垚”,写得昏天黑地,终于补上了。对我们几个人来说,可能这辈子写得最多的名字就是“垚垚”,王垚垚也成了我最难忘的人。这件事提醒我,做文字工作也是有“风险”的,一定要细致。虽然至今重印的情况还没有过,但错别字却始终不能完全避免,每期两万五到三万字,尽最大努力也总会有一些小的疏漏。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监督,段总、杨波、刘洋、小强等都曾经为我们指出过错别字,感谢大家的关注,正是这种关注与督促,促进我们更严格地自我要求。虽然无法做到没有瑕疵,但我们却愿尽最大努力让它当得起“美乐的窗口”这个使命。真实客观地记录公司的发展历程,为公司的发展留下见证,为伙伴们提供一个交流、展示的平台,让不了解美乐的人,通过它认识美乐。

2.感动的细节

在浩淼的时间长河中,每个人都是渺小的,虽然微不足道,但却都是汇成大海的小小水滴,我们因缘际会相逢在美乐,笑过,累过,拼搏过……这一切,都值得被铭记。今年,美乐建业30周年。从最初的一家小店,发展成为连锁化的集团企业,与很多美乐人的付出密不可分,他们的事迹感动和激励着我们。

从《美乐之窗》创刊以来,很多优秀的美乐人留下了他们努力拼搏的身影:马康、郭文、张会蓉、李晓平等,他们是无数个忠诚、敬业的美乐人的缩影。其中,我任编辑以来,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小细节,一是在平武采访王玉蓉。当时,玉蓉尚未走出失去哥哥的阴影,采访中,提到哥哥,她几度落泪,这让我有些惭愧和自责,因为我采访中的询问,让沉积在她心中的失去亲人的痛再次被提及,无疑会让她感受到创痛,虽然玉蓉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弘扬,但她流泪的情景也留在了我心里,让我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。也许正因为如此,生命才值得我们去珍惜,去努力吧。人生不易,总有微光,对我们来说,这光就是亲人和同事的爱与支持,就是生命中那些不经常但总会有的小确幸。

另外一次是采访子云大酒店餐饮部经理羊娟,记得那天见到羊娟时,她身旁的桌子上放着一包零食,从餐饮部员工口中得知,这是羊娟给团队伙伴们买的,为了缓解压力和疲劳,她经常给这群可爱的年轻人买吃的,有时,还带着他们去聚餐,去K歌。那一年,酒店的宴会一场接着一场,餐饮部的伙伴们加班加点地连轴转,工作很累,但却干劲十足,团队氛围非常好,这与羊娟和团队打成一片,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分不开。因为工作性质,羊娟有7年时间没能回家与家人团聚,这让我看到了美乐新生代的吃苦精神,看到了爱是所有关系的本质,羊娟将公司倡导的关爱传递给团队,激发出了团队的激情。

还有化妆品公司的郭才华,在化妆品促销活动时,德阳地区需要协助,还在休产假的她带着奶奶和襁褓中的孩子,从中江赶到德阳蒙山店协助。临走时,因担心师傅雪梅经理早上不吃饭饿着了,悄悄买了一件牛奶放在师傅寝室里,在箱子上留了一张纸条,叮嘱师傅记得吃早餐保护好身体……这些感人的细节还有很多,让我看到了美乐人一颗善良与美好的心,这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,让我们感觉人间值得。

3.忠实的“粉丝”

至今,御营坝店店长陈琳还将174期《美乐之窗》像珍宝一样保存在自家的衣柜里,因为在这一期的七夕专版上,刊登了她写的一篇稿件《爱的味道》,是关于她爱人在工作与生活中为家人用心付出的事,这是一篇字里行间流溢着爱的文章。

陈琳的稿件不是第一次上《美乐之窗》了,每次,当报纸送到门店,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名字和稿件被印成了铅字,都会给她带去意外的惊喜。她说,就像幼儿园的孩子得到了老师奖励的小红花,非常开心,非常兴奋。陈琳说,感谢《美乐之窗》,让她表达了心声,有一些不好当面说出来的话,有一些对员工的鼓励与肯定,通过文字的形式刊登出来,让家人更加理解与支持她的工作,让员工深受激励与鼓舞。

虽然,受网络快文化的影响,《美乐之窗》的关注度也在降低,但一线伙伴们对自己的稿件能上报纸,还是非常引以为荣的。因为在她们眼里,这是公司对她们的认可与肯定,让她们很自豪,稿费多少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份被关注、被肯定和被认可的感觉,化妆品绵阳三大区经理魏如俊说。

张静是公司的一名内退职工,虽然退居二线了,但每隔一两个月,就会来办公室拿《美乐之窗》,一期也不拉下,感动于她的执着,这应该是她对美乐的一份情感的表达吧。有时,有一些退休老职工来公司办事,看到这份报纸,也会主动向我们索取更多期的,这种关注让我们心生感动,也是我们继续办好它的动力。       

每个月,编辑部都会收到很多投稿,这些稿件当中,虽然有一部分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,但也有一部分稿件,是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情感在里面的,这些稿件的文字和辞藻虽然不华丽,但却能让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颗颗朴实而真诚的心。对其它人来说,这也许是微不足道的,但对作者本人,却是十分看重并且意义深远的,就像陈琳将她那份报纸珍藏在衣柜一样。因此,每次选稿件,我都会带着“寻宝”的心态,去发现那些质朴文字中的闪光点,让它呈现在报纸上,发出光芒。我相信,这光芒至少在某一瞬间,照亮了作者的心,或者影响和打动了某个地方的某个心灵,这应该就是我们一做这份工作的意义之一吧。

30年,美乐风华正茂。200期,《美乐之窗》正值青春飞扬。祝福美乐,寄语《美乐之窗》,我们愿做企业发展的忠实记录者,愿做你美乐路上的一束微光,向阳而生,伴你同行。

(集团行政部  陈沫名/文)
Copyright 2010 © 四川美乐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巴可网络